近日,某縣發文組織黨員干部參與“博愛一日捐”活動,通過紅十字會救助大病患者等困難群眾。原本是一項堅持多年的傳統慈善活動,因為一些人質疑紅十字會,活動被扣上“強捐”的帽子,甚至有評論打出“強捐比強奸有過之無不及”的標題,不僅有些無厘頭,而且也令人擔憂:質疑無邊界,傷害無底線。
這讓人再次想起多年以前的“彭宇案”,由于公眾質疑“法院判決不公、做好事反被訛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成為公民自保的策略,也形成一種消極的處世態度,后來不斷出現老人跌倒無人敢扶的現象讓人唏噓不已。更令人痛心的是發生在廣東佛山的“小悅悅事件”深深地刺痛了國人的心,也讓大家感受到了社會冷漠的溫度。兩年前,某名人提出“無償獻血,有償用血”的質疑,再次引發輿論嘩然,之后各地相繼出現不同程度的臨床用血緊張,有的地方不得不采取“病人要用血,家屬先獻血”的辦法緩解血液緊張狀況。
質疑,是一個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態平衡不可或缺的物種。有效的質疑、善意的批評和建設性意見確實推動了我國法律法規的完善和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正因如此,一段時間以來,從上到下對各種質疑格外看重。然而,當“質疑”成為社會最熱門的詞和事時,有人開始樂此不疲。于是,“質疑”被濫用、被擴散,有的人把提出“質疑”當作求關注、聚“粉絲”的手段;有人為了滿足個人訴求也常常祭出“質疑”殺手锏,以期引起輿論關注獲取超額利益;更有利益集團通過挑起“質疑”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時間大有質疑一切、顛覆一切、否定一切之勢,其中的理性聲音被淹沒、甚至被批判和打壓,這就是當今輿論場眾聲喧嘩的真實狀況。
泥沙俱下的“質疑”已一次次沖擊道德堤壩,對社會的傷害不可小覷:在反復論證“拯救老人的風險性”并斷言“老人不可救”后,一個個突發意外老人、婦女和孩子的生命在冷漠者“路過”中消失。因為懷疑“獻血被有償利用”,原本認為參與無償獻血是大愛行為的志愿者猶豫了,有的甚至向血液中心討要起“說法”,緊張的不僅僅是血液還有血液中心和獻血者的關系。在無休止質疑慈善機構聲浪中,就連黨委政府組織黨員干部帶頭捐款也被扣上“強捐”、“以權謀捐”的帽子;有人找到了堂而皇之“不捐款”的理由;有的單位投鼠忌器不敢再組織募捐;有人搬出法律條文牽強附會地認為:“不捐款”是公民個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把所謂“權利”與道德、良知、責任和愛心對立起來;更有甚者借此在網上發起“抗捐”運動,公然打出反對“苛捐雜稅”的旗號,要求以后一律抵制任何單位或集體發起的捐款。種種雜音,所針對的已經不僅僅是道德底線,“弦外之意”更值得警惕。
在“質疑”甚囂塵上的時候,原本簡單的是非變得模糊,人們不僅懷疑事物的真相,有時還懷疑自己的眼睛。好心做好事被“質疑”傷透了心,誰還去向善、從善、行善?如果按照有些人的邏輯,黨委政府在黨內和體制內組織黨員和公職人員參與捐款、獻血、植樹、扶貧幫困等活動都屬于“強制”?那是否袖手旁觀才正常?黨委政府還怎么引導全社會獻愛心呢?大家都不參加無償獻血,也許下一個在手術臺上等待的就是自己或家人。長此以往,最終受到傷害的不僅是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還有整個社會的公益慈善氛圍和人們向善的意識和行善的積極性,“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起碼的道德共識也會瓦解,愛心善舉將變得“稀缺”。
生態平衡不應該任由某一物種“野蠻生長”,這將傷害其它物種,破壞平衡。社會需要質疑,但質疑要成為社會的“正能量”必須走上理性的軌道。首先,質疑不應挑戰道德底線和傳統美德,不輕率否定甚至批判“道德模范”們所傳遞的精神力量,不為“利己主義”張目;其次,質疑應維護國家和公共利益,而不是為某個利益集團代言,否則不僅會違背道德法律,還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再次,“大膽質疑,小心求證”是質疑的價值所在,質疑不是標新立異、吸引眼球,不是造謠惑眾、擾亂秩序,更不是加速道德滑坡,促使世風日下。
面對質疑,有關方面應積極回應正確引導,同時也需要公眾善于鑒別,在喧囂中保持獨立和清醒,堅守人類精神家園。
(理言)